中国古代圣人提出了道、太极、阴阳、性命等一系列太极思想来指导太极修炼。张三丰祖师说“大道者,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阴阳相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人得天地至全之气,备精神形质,具虚灵之性,然则一般人们的心性最易受外界事物的引诱干扰而动摇不止。只有注重形体、意念、心息的协调统一,使身心、性命同修,才能稳定心神、健康长寿并了悟大道。

张三丰祖师画像
太极拳是张三丰祖师发明的修道方法,与太极静功相匹配,一动一静,阴阳相谐,可使身心合一,统为太极。“伏虎归真穴,潜龙益金丹。性明柔似水,心欲静如山。调气收金鼎,宁神守玉关。导引衡三节,形动意静安。疏通气血脉,得以长运绵。日能增黍米,鹤发有朱颜。”

最古老的太极图,本是道家的内丹修炼图,相传绵绵数千年,至唐末五代,为陈抟老祖所继承。北宋年间,陈抟老祖的再传弟子周敦颐著《太极图说》,用文字来解说太极图的道理:“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拳正是以太极大道为指引,协调阴阳、动静、刚柔等诸要素,意守内丹,以动启静,以静济动,以意衔气,运转周身,如环无端,寓太极肇基,周而复始之义。其拳架和打手,以太极图形而编创,手法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身法的起、落、进、退、腾、闪、圆、转,腿法的缠、跪、挑、撩、劈、崩、挂、蹬,浑然一体,阴阳互发。太极拳是以整体生命系统为基础,前后上下左右全面相合相应,以达到修身炼己、体悟太极大道之状态和境界。

太极拳的方法是刚柔相济、动中求静,意气相合,动作与意念密切配合,以达身形、内气、心意相统一。修炼身形、上下协调一致是入手功夫,动中求静是进一步的提高。动,要由心意来主导,使气血遍布周身,却不空耗力气和气血能量。静,要使身心完全放松,进入天人合一的修养境界,阴阳相合,动静相依,静是大脑细胞处于有序化的最佳状态,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平衡形式。修身顺血脉,调气固脏腑,炼心养精神,层次由初级到高级,是太极拳修炼的必然途径。

侯氏太极
电话:18292011138
微信号:houstaij
微信公众号:housta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