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太极
太极修炼的根本大法:读《张三丰承留》
来源: | 作者:侯氏太极 | 发布时间: 2022-05-18 | 391 次浏览 | 分享到:

太极修炼的根本大法

读《张三丰承留》


张三丰祖师对太极拳及内功的源流和修炼方法留有一首诗词,被后人记为《张三丰承留》,该文是张三丰太极拳的重要文献,其主旨是阐述“悟道明德”这一性命修炼的太极根本大法,说明太极拳是性命修炼的入门功夫。《张三丰承留》一文中描述了中华太极文化和性命修炼的历史传承和关键心法,阐明了“练拳即是入道”这一太极拳的基本宗旨。

 

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

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

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

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

授之至予来,字著宣平许。

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

虚灵能德明,理令气形具。

万载咏长春,心兮诚真迹。

三教无两家,统言皆太极。

浩然塞而冲,方正千年立。

继往圣永绵,开来学常续。

水火既济焉,愿至戊毕字。

 

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

“乾”、“坤”是《易经》64卦中的两个卦名,分指天和地。伏羲氏是初创中华文明的祖先,发明了以卦象形式来表达、推演宇宙自然极其变化规律的方法。

 

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

“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生长收藏的道路,又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无名”对应“无极”状态,“有名”则是“太极”状态,伏羲氏所创造发明的易卦体系阐明了太极大道。


  “十六”是指《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是尧、舜一脉相传的人生性命修养和治国理政的原则。“母”的意思是根本、本源,“尧舜十六母”即为自尧舜而代代传承的做人做事的根本太极大法。


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

“微危允厥中”与“精一”都是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而孔子、孟子则一脉传承了这句话的思想精髓。

 

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

“性命功”即性命修炼之功,是以太极丹功为核心的修炼方法,“神化”是指性命源於先天,归於先天。


二是火的生数,七是火的成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是“五行”与“河图”中的数学理论,文火和武火是太极内功修炼的两个阶段。

 

授之至予来,字著宣平许

唐代道人许宣平,江南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长期隐居歙县南山中结庵修炼。诗仙李白曾慕名而访,不得而遇,留诗曰:“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萧,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许宣平的太极功名曰“三世七”。


张三丰继承了许宣平的太极功,而更加发扬和创新。

 

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

通过修练太极功,则产生能量集聚,称为“大药”,可使人身体康健、延年益寿。“元善”是指刚出生时充满生命活力的状态,返回去重新开始生活,也就是“返老还童”。


虚灵能德明,理令气形具

张三丰太极拳练功十要的第一要就是“虚灵”,通过太极拳功夫的积累,在动中求出静,由有求出无,由放松进阶到虚无,最终可达神灵境界。达到神灵,自然通道明德。


“理”是“道”的外化内容和入道之方法,能够使人的内气与外形相统一,达到完善。

 

万载咏长春,心兮诚真迹

人类始终吟咏春天,希望永葆青春,如果心诚实在,真正来修炼太极功,则就能实现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的梦想。

 

三教无两家,统言皆太极

儒、道、释(佛)三教所说的宗旨都是一回事,将其所有的理论和实践归纳到一起,就是“太极”。掌握了太极大道,就实现了三教圣人孔子、老子和释迦的宏愿。

 

浩然塞而冲,方正千年立

天地之间,浩然正气盈满而空虚。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即使跃过千年,此浩浩方正之气也永远存在,而不会衰败。

 

继往圣永绵,开来学常续

继续古之圣人太极大道的传承,开后人之来,永远绵绵不断地留传下去。张三丰继承发扬了老子至陈抟祖师的太极大道思想,完善并创新了太极拳这一入道功法,希望能继往开来,造福人类。

 

水火既济焉,愿至戊毕字

太极功以水火相济才能完功,才能成功地完成性命修炼,达到正气冲塞、精神完善的境界。戊为阳土,己为阴土,炼己要炼到“水火既济真铅汞”,才是修性炼命完成,此所谓“戊己之功”,愿后世人们都能够修炼成功,永葆青春。




        侯氏太极

        电话:18292011138

        微信号:houstaij
        微信公众号:housta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