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祖师论儒教太极功法
《周易》、《尚书》、《仪礼》、《乐经》、《诗经》、《春秋》六部古代经典之外,可使全社会来遵循的思想主张,那就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儒学他一不谈脱离社会的自我修行,二不谈难於被人理解的玄道理论,这可能是因为怕谈了这些思想理论会将人们引到悬崖山谷中去修炼,而就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来实行他的思想主张。所以孔子、颜子的心中只是盼望着人们通过隐居来磨练意志,并通过在社会中施仁行义而达到符合或接近於道。修道的目的在於治理社会、助人利生,所以隐居於山林也就是为了社会,但求道必须要修炼自己,因而一定要脱离社会来隐居山林,所以孔子的儒家学说里实际包含了许多很深的道理,但后人解释儒学时却很难将这些内在的微言大义搞清楚、说明白。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孔子修身的实践和法则;为达到仁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颜子炼己的功夫和心法。修身炼己的功夫如果还没有成功,那就会始终在陋巷中隐居而求道,如果功夫已经达成,则不会忘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因此才能做到在隐修之中不忘行道於世,在社会中行道之时又能超脱名利而达到隐修。隐修则有孔、颜之法门,行世也有孔、颜之心法,以至於即使不行道於世、不隐身修炼,也非得按孔、颜之学说去做,由此达到神明在心中,一切变化都掌握在手中,真的是大道啊。
孔子传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中庸》一文包含了儒学的精神实质,精妙、深奥而明了,历代修炼悟道者,希望从这部著作中获得启发而开悟的真是数不胜数,但在子思之后,只有孟子达到了成功。其法是“持心养气”,其为是“勿助勿忘”,其象是“充天塞地,至大至刚”,此心法可使人人得获大道,皆能默默领取着此心法的奥妙,其“养吾浩然之气”的境界,是文字语言所不能表达体现的,此浩然之气当然能排除邪妄之机,而使正气长存,自然会将杨朱、墨翟的利己私欲学说粉碎和掀翻。
我希望天下所有修炼之士,不必去什么仙山、仙岛去访道求真,而只要体会《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中的儒教精神实质,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为老师,以社会道德伦理为修行实践,以自我的身心性命为元神、元精,以修仁义、德行的炼己功夫逐渐纯熟为晋升的依据。修炼时不要贪著於外用,养道时不要贪恋行道於社会,得道时自可彰显道的作用。如果世事不利於道的彰显,那么就毅然离开社会而返还自身,在名山之中隐传真法,使大道的传递延绵不绝。

侯氏太极
电话:18292011138
微信号:houstaij
微信公众号:housta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