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任何拳术,其下盘的功夫是根本性的功夫,是需要花费极大工夫才能练就成功。
侯氏太极拳以上中下三盘整体性为法则,使下盘与中上两盘紧密相关,相连相依而沉稳灵活,在各种维度和各种动态下,都能保持其动定和中定的稳固状态,并表现出极其机动灵活的特质,成为侯氏太极拳的独特本质。
(1)意和气应该到哪里?
“意守丹田”和“气沉丹田”是静而无动,不能起到动静相依的太极阴阳调和作用,因而这不是太极拳的正确方法。意念贯穿两腿而气至涌泉,使气血形成整体回环,并与大地相融合,才能使下盘灵活、稳固而不僵滞,这是侯氏太极拳训练的意气法则。

(2)独定、静定和动定
通过功力架、圆桩功等功法,来训练自我稳定与平衡,达到既生静根又生动根的目的。静根是形体保持静止状态,而意念需从上到下全身贯穿;动根即是形体处在行动之中,而意念保持在下盘根节。从而使形体和心神阴阳相合,使修炼者与大地阴阳相合,形成一个保持稳定和平衡运动的下盘根节。用单势训练模拟外应形势,用套路走架模拟连续状态。

(3)中定
自我盘架训练是自成体系、自我完善的,是独定的功夫,是基础,但还很不足。如果承受各种维度、力度和速度的外力时,自我的平衡系统则不能保持,需要重新调整阴阳关系,来平衡匹配外力的冲击干扰,因而必须通过打手方法来训练,达到适应各种情况下的新平衡关系。
以打手方法反复磨练和体会,做到在遭遇各种外力的任何瞬间,都能随时调整全身上下左右各处的阴阳关系,始终保持稳定而不跌倒,由此而成中定之根。附以拳架各势单独修炼,动中求根。意念上想象外力从何处来、相互在哪个位置接触、力量有多大、速度有多大,然后将着力点的感应传递到腰部及下盘根节,以此来变换身体各处的阴阳虚实,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

(4)上中下三盘的关系
单独修炼下盘功夫只是基础性的,因为身体心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在上中下三盘相互协调和配合下,并与心神相统合,才能形成真正的平衡稳定。但下盘根节是基础,必须要有静定的功夫,而后才有上中下的动态协调匹配。以下盘根节为核心,上中下三盘的动态协调匹配的训练方法是侯氏太极拳训练的核心内容。功力架、圆桩功、打手诸般方法手段配合使用,才能使上中下三盘协调一致,下盘根节才能真正实现其定星盘的稳固作用。
拳诀云:“上节不明无依宗,中节不明身自空,下节不明易栽跌”。

(5)侯氏太极圆桩功与打手训练下盘根节的独特作用
侯氏太极圆桩功对训练下盘根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太极圆桩功具备静桩、动桩、行桩等方法,数法互用,以静桩方法增强筋骨的强韧力和耐久力,强化下盘的支撑力和稳固性,形成静、动、行、中诸定的基础。以动桩方法增强筋骨的韧性、弹性和延展性,强化根节的舒张能力和变化能力。以行桩方法增强筋骨的控制性和变动性,强化下盘的灵活性和动定力。

上中下三盘的协调、匹配和统领能力是太极拳功夫的重要基础,意念的统带作用、气行的顺利支配、三盘的协调一致,都需要依靠打手训练来强化,打手训练起到融合意念、气血、筋骨至整体合一的决定性作用。上中下三盘协调融合一致,促合守中而中定益加,更与大地紧密相贯,下盘生根更加稳固。
张三丰祖师发明的太极打手法,是学练太极拳和增强太极功夫的重要方法,许多学练太极拳的人士不知道或不理解太极打手方法,是因为陷入了太极传承缺失而造成的陷阱和误区。

侯氏太极
电话:18292011138
微信号:houstaij
微信公众号:housta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