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太极
我学练侯氏三合一太极拳的经历
来源: | 作者:侯氏太极 | 发布时间: 2022-05-19 | 518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学练侯氏三合一太极拳的经历

林泉宝


余年轻时喜好中医及内家诸拳术,常拜名师学艺练功。如六合八法、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得其大概,自以为功夫了得。1970年工作变迁,支内去陕西咸阳,曾与一些朋友推手比试,常常动辄倾跌,才知自己之所学,皆是花架子,经不起实战的考验,可谓外无御敌之术,内无修持之道,于是决心寻觅明师高人。咸阳有李宗友(郑悟清门下)、杜今桂(形意李存义门下),西安有陈立清(陈式小架)、焦明德(梅花拳)、郑伯英、郑悟清与侯春秀先生。余开始拜郑悟清、李宗友老师学习赵堡太极拳。


 

1975年后,我得知侯春秀老师已退休,在西安教太极拳。侯老师的太极是河南赵堡张敬芝先生所授,张敬芝先生系张家一族后裔,由张彦→张应昌→张金梅→张敬芝。侯老师擅长采拿手法和散打术,其打手中具有丰富的技法,环环相扣,巧妙变着,冷脆快狠,连珠炮动,尤其以乱环手法的施用堪称一绝。1937年,侯老师先到陕西宝鸡做生意,后因与警察发生冲突,只身用一条扁担与多名警察打遍一条街,传为佳话,后移住西安,解放后一直在三轮车工会工作。我们邀请侯老师来咸阳教拳,每周六、日在咸阳公园教拳,并教授打手及散打。


 

侯老师所教为三合一太极拳,打手特点是:发劲时冷脆快狠,放人时轻灵利索,手到脚到干脆洒脱。在打手运用上有上、中、下三盘四十八法密技,即上盘十六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攥、扣、锁、撅、叠、挫、扯、掷;中盘十六法:起、落、进、退、腾、闪、圆、转、含、拨、通、挺、环、管、吞、吐;下盘十六法;缠、跪、挑、撩、劈、壁、挂、蹬、勾、掰、截、点、绷、跳、滚、卷共四十八法。每盘前八法为明法,后八法为暗法,另外还有“手上的串子,脚下的绊子”(串子:主要是指来拿折别之手法类,绊子:是指缠跪挑撂、封套退插之腿法类。)

 

1980年我回到上海,其间得识上海著名武术家杨帮泰先生,杨先生是解放初期在西安拜郑伯英为老师。为郑伯英先生门内弟子,并精通形意,八卦,通背拳。初次见面在人民广场,杨先生原籍河南,性格热情豪爽。刚见面,杨先生即说;“咱们初次见面,人不亲拳余。”他练的是大架,我练的是三合一,从此我们相交莫逆,经常在他家畅谈。杨先生对赵堡太极拳的历史、名人故事了如指掌,谈起来无所不知,如数家珍。除了叙谈之外,我们经常在人民公园切磋拳艺及散打和比手,在技法的运用上常请教于杨先生。

 

1982年前后,有一位姓金的太极拳名师,登门拜访杨先生,并提出请教。他是陈照奎先生门下弟子,善推手,并从学于杨、吴式太极高手,如马老前辈等学过推手。杨先生是个热心人,无门派之别,欣然应允,那天我正好也在人民公园。金老师向杨老师请教,双方盘圈子递手,我们又叫搭手,赵堡的推手方法与陈式相似,均为上下步推手法。杨老师一个用招,一个挣脱,二人相持多时,金老师虽能走脱但招式强硬勉强,尤其不能每招定化,杨老师也显得拖泥带水,用招不灵,两位老师都已是60开外的人了,双方满面通红,额头冒汗,气喘吁吁,其时势成骑虎难下。于是我站起身来说:“杨老师,我来向金老师请教。”杨老师正好顺势下台。我与金老师搭手盘圈,两圈过后,起手一个探马式,金老师随即飞跃出去,式如栽葱。金老师从地上缓缓站起,面露愧色,但犹作镇定,走上前来说:“你刚才一招是如何打的,我没看清楚。”于是我把左手一递,“来吧”,当金老师刚搭上我的手臂,我即甫转圈,直接在原地反掌.金老师随即又跌倒。其实我运用的正是侯春秀老师的稳准冷脆手法,在圆的切线上,使对手无法走脱,攻其必救。



太极拳打手是太极拳技法训练中的重要手段,它是以拳架为基础,来磨练太极拳的技术和功夫。打手和拳架两者相辅相成,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当太极拳练到由精熟而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阶段时,即可达到周身透空,虚灵莫测,发人於无形之中,一触即出,甚至凌空弹放的高乘境界。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向侯春秀老师学习太极拳,在老师教我练打手时,虽然老师没有用多大的力量,但我却感到他有强大的内劲,沾粘连随使你无法走脱,进退不能,引之使你不得不来,去之使你不得不去。

 

有一次,我在咸阳公园的渭河边上,向侯老师学练太极拳打手。我问老师:“闪通背这一招怎么用?”老师说:“闪通背可打四面八方,有擒拿、采挒等多种劲的用法。”我又问:“何谓‘通背?’”我以为这是一般的发劲,但侯老师让我亲身体验了这一势的威力,他用左手封住我双手,右手从海底抄起,使我整个身体离地,从老师的头顶飞了出去,当时把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河边全是厚厚的沙地,我并没有受一点伤。那时老师都70岁了,而我36岁,确实显示了老师太极功夫迅、猛、狠、准的高水平。 


又有一次,我向侯老师请教打手,刚搭手我就来了一个迎面靠,想搞一个突然袭击。靠法是太极拳短距离的击打法,是太极拳独有的超短距离的较量,很有威力,如果对方被击中那也是受不了的。但我没有想到在我刚挨到老师的身体时,老师转身轻轻一拨,我就斜向着飞了出去栽倒在地。侯老师的听、化、拿、发,引进落空,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层境界,处处时时可以控制对方,随时使对方应手跌到。

 

有人说太极拳的动作柔软缓慢,养生锻炼犹可,若技击散打,起步出手一定迟缓,无法胜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太极拳在技击散打时,其速度相当神速,拳论中说:“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先动。”往往是我意在先,后发先至,直接进击。太极打手训练常以半圈化半圈发,但散打运用时,则是哪里近则在哪里发,因而可后发而先至。

 

侯春秀老师的听、化、拿、发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阶段,在交手中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在运用上是后发先至。在神舒体静的松柔中,依靠形神合一锻炼出来一种极柔软却极刚坚、刚柔相济的一种内劲,如若雷霆万钧,在与人交手中,具有见之抓闭、夺之如虎的威力。


 

我平素不喜与人争吵,常常以理待人,即使遇到不平之事也尽量谦让,宁可自己吃点亏。但有时也有不可避免之事找上门来。记得去年有一天我回家煮饭,平时我有一个习惯,回家后总要把厨房内的两只鸟笼挂到北面的窗外,喂食逗玩。当我正准备回去作饭时,从楼上走下一人,径直走到我跟前,冲我吼叫:“你看什么?”

“我看我的八哥。”我平静的说。

“你再说一遍,打死你这个X养的。”

我感觉到情况不妙,对方盛气凌人,有意挑衅,而且面有杀气,但仍然平静的说:“我真的看鸟。”

“你敢再讲,打死你这个X的。”它已显得穷凶极恶,起拳向我打来。

此时我已忍无可忍、退无可退,说时迟,那时快,在挑衅者起拳猛击我头部时,突然我内劲猝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挑衅者击出二三米外,四脚朝天。

 

后来得知此人35岁左右,经常酒后闹事,自恃有力,又能打架。而我以花甲之年,能如此迅捷,想必定是长期修炼太极拳的缘故,不仅感触灵敏,即轻灵柔软,又浑厚刚健,它是一种蕴於内的力量,是一种运劲如百炼刚,无坚不摧的内劲。当挑衅者起拳向我冲来,就在这一瞬间,一步之遥,我以比他短的时间击到他,正是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当他刚接触我的皮毛,我的内劲已穿透彼之筋骨,所以太极拳之迅猛决不亚於其它拳。


 


以上只是说明太极拳在技击散打中的速度和运用,并不能说我的功夫有多么高。那位挑衅者,酒后闹事,自恃力壮,倘若他具有了得功夫,亦该谦虚礼让,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恃有功夫就欺压弱小,在武术界中只能说是败类,所以在本门,老师有严格的传授规定,对学生多年考察才收为入门弟子。




        侯氏太极

        电话:18292011138

        微信号:houstaij
        微信公众号:houstaiji